2025年10月11日-12日,FNS2025·食品营养与健康国际研讨会在天津社会山国际会议中心酒店隆重开幕。本次会议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指导,天津科技大学主办,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天津食品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农学院、天津商业大学等单位协办。大会以“创新融合·智汇未来:共筑全球营养健康新食代”为主题,汇聚了包括多名中外院士在内的海内外400余名顶尖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和师生代表,共同擘画全球大健康产业的未来发展。
(大会合影)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发政、天津科技大学校长路福平、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刘怡蔓、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唐娜、法国国家药学科学院院士张勇民、日本九州大学教授Toshiro Matsui,以及来自国内外数十所高校、科研院所的领导和专家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杜欣军主持。
(天津科技大学校长 路福平在会上致辞)
路福平在致辞中代表主办方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天津科技大学的办学历史,特别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设成就和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方面取得的成果。他表示,食品营养与健康事关国计民生和人民福祉,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科技大学作为本次会议的主办方,将以此次盛会为契机,进一步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领军企业的协同合作,共同攻克前沿科学难题,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全球营养健康事业贡献“天科”力量。
(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刘怡蔓在会上致辞)
刘怡蔓在致辞中代表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她回顾了天津作为中国近代食品工业与公共卫生教育发源地的深厚历史底蕴,回溯了天津及天津科技大学在国家食品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她指出,食品产业是天津“1+3+4”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本次会议的召开,是“大食物观”与“大健康观”的时代共振。她希望各位专家把天津作为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与产业孵化的首选之地,天津将以“天津速度”和“天津温度”全力支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共同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唐娜在会上致辞)
唐娜在致辞中指出,天津市正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本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讨会在津召开,是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精神的具体行动,对于促进天津乃至全国的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与会专家学者能够深入探讨合作机遇,更多前沿科技成果能够在天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研究生论坛优秀奖颁奖仪式现场)
为激发青年科研人才的创新活力,大会特设研究生论坛并举行了优秀奖颁奖仪式,由天津食品研究院《食品研究与开发》副主编王琦主持。本次研究生论坛共收到数十所国内外高校的高水平学术论文投稿,最终评选出14名获奖者。天津科技大学副校长王敏、天津食品研究院党委书记王穆峰、渤海大学副校长李学鹏、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院长王彦波为获奖学生颁奖,彰显了大会对行业后备力量培养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传承与创新”精神的有力践行。
(孙宝国院士作大会报告)
主论坛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发政、浙江大学教授刘东红共同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以《药食同源与食品健康创新》为题,系统阐述了传统食养智慧与现代食品科技的融合创新路径。南开大学王硕教授以《迈向精准营养:利用多组学技术与人工智能制定个性化膳食干预策略》为题,展示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赋能未来个性化健康管理的前沿图景。法国国家药学科学院院士张勇民、九州大学教授Toshiro Matsui等国际顶尖学者也分别从糖科学、生物活性肽的生物利用度等不同维度,分享了国际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任发政院士主持论坛)
本次大会为期两天,除主论坛外,还设置了“食品营养与健康”、“未来食品科学与技术”、“食品安全与品控”、“功能性食品开发与制备”、“传统与地方特色食品”、“国际专场”等8个专题分论坛和3场研究生论坛。近百位专家学者围绕行业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内容涵盖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应用、法规标准等全产业链环节,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内容丰富、思想激荡的学术盛宴。



(会议精彩剪影)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不仅是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响应“大食物观”号召的一次生动实践,更为全球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天津方案”。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会上凝聚的前瞻思想与合作共识,必将转化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行动,为共同谱写全球营养健康新食代的崭新篇章注入强劲动能。
撰稿人:汤尧